今年年初,贵州道真县旧城镇关坝村卫生室村医董泽忠,发生了一起医疗事故,未予医疗事故鉴定,双方选择私了,赔偿12万。卫生室一共有两人,一人承担6万。
事发后,董医生就被送精神病院三个月。出来不久,就喝完农药,跑到卫生院院长办公室倒下。3月26日在道真县人民医院救治无效死亡,年仅43岁。
为什么?
你看每年交通事故那么多,我们从没听说过哪个司机,因为交通肇事死人后,被吓得住进了精神病院。更没听说过因此自杀。
所以,在医疗事故这一块,我们的处理机制和反应,存在一定的问题。
也因此,医生自杀的悲剧,已经不是偶发的事件,而是时有发生。“医护多”随便检索了一下,就发现了不少:
1、2012年5月8日,南阳医专附属第二医院28岁的女医生张娟,因患儿死亡,不堪忍受患者家属的侮辱和高额索赔,在家中服下了700粒地高辛以求自杀。
2、2013年4月29日下午,一位7岁左右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突然发病,送往馆陶县人民医院,经多方抢救无效去世。患儿家属不能接受,纠集多人在就诊医院滋事,硬是把一位年仅30多岁的女医生王萍打骂至一个屋子里,王医生在极度恐惧与绝望之下,4月30日凌晨1时许,从医院3楼医生办公室跳下,于5月1日凌晨2点左右经抢救无效死亡。
3、2015年4月1日,四川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周晓辉主任医师,因医疗纠纷遭遇患方医闹长达8个月,导致压力太大,在家中自缢身亡。自杀前,他已在网上卖车卖房准备赔偿病人。周主任在省医工作近30年,家有一个患卵巢癌的老婆和一个90多岁的老母。据同事介绍:“当时那个病情严重,没有医生收她,是周主任可怜她,就把她收进来了,她在外院已经做过三次手术了,结果要求做手术,术后就好的不理想,家属就开始闹了,打了好几个值班医生,把护士当奴隶一样,天天完全没把医护人员当人,主任被他逼得精神压力太大,觉得对不起大家,就自杀了。”
4、2018年9月22日,山东省梁山县一位村卫生室医生,在给同村一60岁的村民输液时,发生不良反应,急送县级医院抢救,治疗无效,当日死亡。次日清晨,即中秋节前一天,这位村医被人发现自杀身亡,年仅40余岁。
……
“江山给你们,朕玩够了”!董泽忠医生的去世,让人悲痛的想起了女医务工作者吴思临终前在日记里写下的话,令人无限伤心与泪目无奈。
不胜枚举的悲剧,让人看到医者的生活,真的经不起端详。搅乱一颗仁心,杀死一个医生,有时候,一场突发医疗事故就够了!
医患关系最大的悲剧就是恐惧。绝对的善不会在恐惧中产生。日丹诺夫有一首描写相遇的小诗:鸟儿死去的时候/它身上疲倦的子弹/也在哭泣/那子弹和鸟儿一样/它惟一的希望也是飞翔。这首诗就是在探讨“相遇”。
作为具有同一愿望的主体,医患的相遇,本应该相得益彰,互相去爱,彼此温暖。但在现实中,有的时候,医患的相遇却是糟糕的,他们彼此猜疑,抵消了前进的动力,犹如子弹的轨迹和小鸟的飞行。尽管读来有一种残忍,但这常常就是现实,也正是医患关系恶化的所在。
只要出了意外,似乎就都是医生的错!这样的谬论充斥着整个国人内心,无形中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压力。医生,如果没有相应的一套成熟应急系统的后盾支持,与其说自杀,不如说是他杀,是这股压力造成的死亡!
其实,医生从来都不是生命的执法者,只是生命的维护者。医生这个职业,是一个常常无奈又常常遗憾的职业。说到底,药到病除,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
疾病本身复杂多变,结果有时难以预见,医学一直以来,本质上都是在不断纠错中不断进步。
从某种意义上讲,治病更像是一种尝试的过程,同人同病同药同治却可能不同结果,这不是医生无能,而是病因太复杂。
这个世界上没有神医。医学界也没有总是能过五关斩六将的常胜将军,更多的是不断地走麦城,只不过好的医生是在不断地失败中总结经验顽强成长起来罢了,这就是医生这个职业与其他行业的最大不同之处。
医疗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有赖于成千上万名患者的参与。但是,中国医生的悲哀就在于永远作为圣教徒被人们在精神道德上奴役着。什么“大医精诚,起死回生,妙手回春,药到病除”,这些无形枷锁逼迫医生必须万无一失,百密无疏,一点差池也不能有,一滴过错也不可犯,不管是难以预料的还是意料之外的医疗事故,都不能一次发生。
在一场医疗事故赔偿之后自杀的董泽忠医生,令人无限唏嘘!
唏嘘感叹之后,还有许多的不解。
比如,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医疗事故,为什么要将他送精神病医院三个月?
到底是什么原因,他口服农药后,要跑卫生院院长办公室死亡?
等等这些,我们希望官方能尽快通报予以说明。
一来以慰亡魂在天之灵;
二来也让人们对医生的职业压力所造成的内心精神世界的困扰引发关注。
因为,首先,这不是第一起,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起。
其次,但凡是有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的人,毫无疑问,肯定都在精神世界和心理境界上产生了一种自我无法逾越的障碍,精神心理出现了裂缝,然后生活的巨变或某种压力成为了一个助推器。但这种外界的种种因素永远只能是推力,内心健康才是刹车系统。
所以,我们应当关注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而不是一味的对他们进行道德绑架。那么多自杀的医生宝贵的生命,告诫我们,再也不能让医生成为心理健康被忽视的一个“灯下黑”的人群。
面对人生困惑,如同雪松遇雪,我们要懂得弯下身来自我调解,让自己变得更柔软更有韧性,不以硬碰硬。这不是妥协,也不是向人生示弱,这只是与生活与自我达成一种和解。
所以,不管怎么说,对于一遇到人生阴雨就放弃未来自杀轻生的人,是极不应该的。生活就是一场较量,临床是拼搏的沙场。作为一名医生,更应该懂得生与死的意义。更应该深知,身在情常在!因此,历尽创伤,也要拥抱生活。
最后,“医护多”还是希望人们能对医生更多倾注些关爱。因为,理解和爱,对于他们来说,就像阳光雨露对于花朵一样重要和不可缺少。
...我们都会死亡,但是死亡的终点是什么呢?在西方认为人类死后灵魂将要接受审批,然后决定是去天堂还是地狱,而佛教则认为人死之后会进入六道轮回,除非跳脱三界之外,否则只能历经生死磨难。
除了古代宗教流传下来的说法,现代人对死后世界也有了新的解读,按照虚拟世界论,人类死亡很可能就是一场游戏的结束。就像回归到原先的世界,有点像盗梦空间里,从一个梦中醒来。目前科学家认为死亡就表示结束,意味着灵魂和肉体都将消失。
什么不存在这是最可怕的,所以在人性上大家都不希望死亡就代表着结束,而是希望死后能进入一个新的世界,那么死亡之后到底还有没有新世界呢?理论上死后的世界只有死人才会知道,目前地球上还没有确诊一个人死亡之后又活过来的病例,但是短暂的死亡之后又活过来的案例有很多,医学上称之为濒死体验。
曾经有很多人宣传,自己见到死后的世界,但是都不被认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都没有公信力或者本身是有宗教信仰的。那什么样的人才是证明死后世界的合适人选,首先必须是一个无神论者,不承认死后世界的存在,其次必须是一个有公信力的能对自己的话负责,最后他必须有濒死体验,而且记得死后发生的一切。
而美国曾经就有一个人,他就符合上述所有条件,他就是艾本亚历山大。2012年他专门写了一本书天堂的证明,这本书一经发行就卖出了200万部,美国各大媒体争先报道,为什么爱本亚历山大写的这本书能这么火呢?
就是因为爱本亚历山大这个人特别不一般,亚历山大他是名医生,而且是脑神经外科的世界权威,他的父亲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脑神经外科医生。亚历山大家族的成员,几乎都是社会精英。
亚历山大在1980年毕业于美国著名的大学,被誉为南哈佛的杜克大学,杜克大学总共出了12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且出了很多名人,比如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二盖子的老婆梅琳达美国现任CEO库克。
艾本亚历山大非常年轻的时候,就是美国非常权威的脑外科神经手术医师,他一生都致力于脑科学研究,所以也是一个科学家,他曾多次表示他根本就不相信死后世界的存在,但他作为一个神经外科手术的医生,所以曾经多次把他的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而这其中很多人跟他描述过濒死体验。
曾经他的一个病人就和他说,在医生们正在抢救她的时候,她就看到自己在一个黑色的隧道里面,什么都看不见,只看到远处有亮光,像出口一样,然后她就往前走,他在走进这个亮光的同时,亮光也在向他靠近,而且随着亮光越来越近,变得越来越亮,最后他自己就进入了这个亮光里。这时她旁边出现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告诉她说,你还不属于这里,赶紧回去吧,然后他就好像一下子沉入到地面里面去了,之后他就回到了他的病房,回到他的身体里面就醒过来了。
之后这个病人回想,说他看到了这个人就是她死去的父亲,但是他作为一个脑科学的医生,他不太相信这种事情。认为这是一种记忆上的错觉,或者是大脑的一种幻觉,可以理解为像做梦一样,至于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有类似的梦,艾本他就不太理解了。曾经美国医学会就专门进行了一个调查,整理全国发生的种种濒死体验的案例,报告的时候就发现很多共同点。
二本亚历山大曾经也看过这些案例,但他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奇怪的地方,作为脑神经医生,他听过很多这样的描述,直到2008年他自己经历的濒死体验,这个事情后彻底让他的世界观崩塌。
2008年11月10号的晚上,他正常在家睡觉,凌晨三四点钟的时候,他突然感觉背部和头部剧痛,就挣扎着想坐起来,但是都坐不起来,然后一下子就休克过去了,一直躺在床上昏睡。结果过了两个小时也就是凌晨五六点钟左右,亚历山大的妻子醒了,突然发现他没有反应,马上就给他叫救护车送到医院去了。
这个医院就是他自己工作的医院,医生一检查他得的是细菌髓膜炎,人的这个脊髓之间有一层膜包裹,他的这个疾病就是这层膜被感染发生炎症,这是非常严重非常危险的一种疾病,根据感染细菌种类不一样,这个病的致死率是不一样的,艾本亚历山大当时是被大肠杆菌感染,属于最严重的一种致死率达到90%以上,即便是那10%幸存下来的人,这个病造成的严重后遗症的几率是100%,就是到那个时候为止,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出来一例得了这个病还没有后遗症的。
他的同事们竭尽全力对她进行抢救,但是他始终处于昏睡状态,这个状态持续了一周,医生说如果超过了一周的话,基本上就是植物人了。结果,最后时刻居然醒过来了,而且最幸运的是他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例严重髓膜炎没有任何后遗症的病例。
艾本出院后做的第1件事情就是立刻返回医院,调出了自己当时在抢救过程中的全部资料,他看了一下之后他的世界观就崩塌,他说他在看到这些数据之后,就觉得自己在这昏迷的过程中看到的东西用科学根本没法解释,他说他在昏迷的时候看到自己站在一个黑漆漆的空间里,他不知道这个空间是什么,但感觉周围是有墙壁的,而且这个墙壁里面有血管,而且还在震动,以他作为医生的直觉,他觉得自己好像是在一个人的子宫里边,或者是他回到胎儿的状态。
意识到这些之后他觉得很害怕,然后他头顶上亮起了非常耀眼的光芒,这个光芒迅速降下来之后,把他整个全都包裹起来,所以周围的原先黑漆漆的东西全都没有了,然后就感觉自己进到一个隧道里,一下子把它传输到某个地方,在那个地方它是可以飞的,所以他就一直在那里翱翔,在飞的过程中就感觉自己特别舒服,而且隐隐约约能听到一种类似在教堂里面吟唱的那种非常让人愉悦的音乐。
他确认这个世界并不是我们现在的世界,它飞着飞着,旁边突然出现了一个不认识的年轻女性,然后这个女的就跟他说,在那个世界还有很多人爱着你还是回去吧,说完了这个女的就消失了,艾本十分奇怪,这个和他说话的人是谁?
然后他继续飞,没多久前面就出现一大片云,飞过云之后他又进入另一个世界,艾本说他总共进入了三个不同的世界,最后进到了一个黑色的隧道里之后他才回到了现实世界,他就看到自己躺在床上而且依然昏迷,家人都陪在她的周围在为他祈祷,于是他就决定回到自己身体,然后他就醒来了。
其实这些他看到的这些东西,对他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他也觉得有可能是自己的幻觉,真正让艾本世界观崩塌的是她接受治疗期间的那些数据,这些数据都显示在他昏迷这段时间,他的大脑没有在工作,因为他感染的是髓膜炎,当感染到脑部后,他整个大脑都肿起来了,没法正常运转,只有那些维持心跳呼吸这些最基本的部分还在工作。
在这种状态下,人是不会有回忆,也不会有梦,自然也不会产生幻觉,从这个层面说,他所看到的这些不是脑子产生的东西,那么只有一个解释,艾本认为他看到的这些就是真的,他的灵魂真的去了另外的世界。
经过这个事情,他觉得他的人生变得特别有意义。他明白了,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后面还会生活在另一个世界,所以他就不会恐惧,不会害怕,而是珍惜现在的生活,因为现在的这个世界过了之后很可能就不会再有了,作为一个见惯了死亡的医生,对于死亡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觉得人最终都会死亡就结束了,现在就觉得家庭幸福也很重要。
在书中说他并不是想否定科学,他也希望有一天科学能够解释这个事情,他只是希望科学的不要上来就否定这种情况存在,对此大家的看法是什么呢?
...每当人们谈及生死时,内心都是恐惧的。世人皆害怕死亡的到来,将自己带往无知地狱。他们对人世间还存有着眷念,或许是放不下的人,也或许是舍不弃的名或利。有生就有死,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的到来。对于一些人来说,没有质量的活着,仅仅依靠医疗机器维持着自己的生命,死亡对他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这让我想起了日本大内久的死亡,史上“最痛苦”的死去:他被医生强行续命83天,每天在绝望中度过!
1999年9月30日,位于日本东京茨城县的东海村发出了一声巨响,这声巨响来自一家叫作JCO的核燃料处理厂,并且令人害怕的是,伴随着这声巨响的同时发出了一种致命的东西——核辐射。普通人都知道核辐射会对人身体产生严重的危害,过量的核辐射会导致人生病,细胞产生癌变,直至走向死亡。
事发当天,也就是99年的9月30日,在JCO核燃料处理厂中,员工们像平时一样在操作间进行着浓缩铀工作。可是,其中的三名员工急于求成,为了缩短工作时长,他们违规加入了比平常更多剂量的硝酸铀溶液,而就在此时,他们耳边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沉淀槽也发出了闪亮的蓝光,这时,他们已经来不及逃离了。
三人的错误行为引发了临界事故,导致核辐射泄露。由于大内久和筱原理人距离沉淀槽更近,受辐射更多。而另一位工作人员距离辐射源较远,并且中间隔着一道墙,因此受辐射较少。可是,奇怪的是,受辐射最多的大内久除了右手出现红肿现象外,与常人并无两样。但是,事情绝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事故涉及了213人,其中受辐射最多的三名员工在事故发生后被及时送往了医院。35岁的大内久虽然身体看起来没有特殊的变化,但经过医生的全面检查后,仍发现他的身体出现了巨大问题。高剂量的核辐射,进入了大内久体内,攻击他细胞中的染色体,使得细胞无法进行增殖。也就是说,他身体内的细胞会越来越少,自身也无法进行最基本的新陈代谢,时时刻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医生们想尽办法要留住大内久的生命,他们想到将大内久妹妹的白细胞移植到他的体内,结果能否成功要等到10日后才能知道。这段日子里,大内久孤独地住在无菌病房里,无法与亲人们见面,度日如年。而亲人们也只能折千纸鹤,为他祈福。
在专家为其诊治的过程中,大内久的头脑始终保持着清醒,但这更加令他痛苦不堪。他得亲眼看见自己的皮肤被一块块撕扯掉,整个身体接近溃烂。而此时他和亲人们得到另一个噩耗,妹妹白细胞移植的成功仅维持了一个周,大内久的身体便极度恶化,病情越来越严重,医生们也无计可施。
由于大内久所遭受的核辐射太多,病变过于严重,明白人都清楚他命不久矣。可是,医生们就是不愿意放弃,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病状,大内久也成为了他们最好的“研究范本”,日本将全国最好的医生组建起来,建立一个专门团队为大内久诊治。
其实,在第59天时,大内久的心脏就已经骤然停止了,而医生们采取了急救措施,让大内久的心脏重新恢复了跳动,此时的大内久已经无意识了,与死人并无太大差别。终于,在第83天,饱受折磨的大内久离开了人世,在这83天的日子里,他承受着非人的痛苦,几乎每天都在绝望中度过,离开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最好的解脱了吧!而跟大内久一同工作的另外两个员工,40岁的筱原理人经过221天治疗后也悲惨离世,唯一幸运的那位受辐射少的员工,在接受了治疗后,成功存活了下来。
这次事件给日本,乃至整个世界都敲响了一次警钟。核能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严重的危机,如果不好好的利用,那么它对世界来说就是一场巨大的危害。任何人在使用这种危险品时,都不能松懈或者带有侥幸心理,一定要严谨仔细的完成,这是一种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他人的负责,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01
夜班,急诊室来了一位高热18小时的男性病人。
导致患者持续高热的原因不明,因为这位年仅31岁的男性患者起初根本不愿意配合,甚至说着一些让我觉得不可理喻的话。
患者的要求很简单,也很直接:“医生,你给我用药退热就可以了!”
发热,只不过是一种症状。能够导致发热的疾病有很多,不同的疾病自然是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一点是大多数人都能够明白的,在看起来很普通的发热背后很可能隐藏着复杂且致命的威胁。在医院甚至有着这样一条潜规则:内科医生怕发热,外科医生怕腹痛。
当然,也有很多人没有这样的认识,他们认为自己只是上火或受凉。比如我眼前这位在深夜来到急诊的男性患者,他的观点便是:“我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就是吹空调受凉了,退热就可以了!”
02
耐心询问沟通之后,我才发现导致患者持续高热的原因其实是胃肠炎,但重要的发现是:在发热腹泻的同时,患者还存在着明显的胸闷和乏力。
虽然此刻我眼前的患者仅有31岁,患者也极力坚称自己既往身体健康,没有任何病史,但我还是发现了明显的异常。第一步便为患者测量了血压,结果双上肢血压均高达210/110mmHg!
“不是说之前没有高血压病吗?”我怀疑地问道。
“几年前体检时最高180/100mmHg,后来就好了!”看着患者毫不为意的表情,听着患者吊儿郎当的话语,我的内心感到深深的悲哀,因为我几乎已经可以预见若干年之后将会发生在他身上的可怕疾病。
第二步要求患者立即完善心电图检查,因为患者既往长期高血压,此刻腹泻发热后出现胸闷不适。虽然我已经向他解释了做心电图检查的必要性,但患者却依旧用震惊和怀疑的目光看着我。停顿了几秒钟后,他又用嘲讽的口气对同伴夸张地说:“快,给我准备后事吧。本来看发烧的,现在却搞成心脏病了!”
说实话,在急诊室这个常常发生生离死别的地方,我一向厌烦那些不顾他人心情的闲聊或者玩笑。我戴着蓝色口罩默默看着他对同伴开着玩笑,等着他自己做最后决定。
心电图果然有着明显的问题,胸导联的所有T波都已经出现了深深的倒置。这意味着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已经危及了患者年轻的心脏,患者必须要立即开始采取治疗方案了。
事实上,事情的真相并没有如此简单。做完心电图后,我又为患者检查了末梢血糖,结果血糖22mmol/l!餐后5小时,血糖高达22mmol/l,意味着什么?
虽然诊断糖尿病有着一系列繁琐的标准,虽然我与眼前的患者也只有短暂的交流,但可以明确的是糖尿病十之八九将伴随患者终生了!
03
作为医生,在得到这些结果后,我必须要将现在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情况统统告知患者。然而,我一脸严肃的苦苦劝告却只换回来鄙夷的嘲讽。这位31岁的男性患者一本正经地告诉我:“我只要退热就可以了,其他的病都没有关系!”
患者的要求看似简单,实际上处理起来非常困难。因为如果感染难以控制的话,自然会反反复复发热,而控制感染又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做到的。
最重要的是,患者虽然年纪轻轻,却有着长时间未控制的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更何况,此刻的患者已经存在胸闷等不适。或许在患者自己看来,用药“消炎”罢了。但在医生看来,不仅有发生休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危急状况的可能,而且以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等待患者的必将是一副苟延残喘的器官衰竭的躯体。
患者始终拒绝降压、降糖处理,更加不愿意住院进一步治疗。他的理由听起来让人觉得荒唐而又可笑:“我还这么年轻,就要吃药,就要住院?”
“你看过新闻上说本来好好的结果却在输液时突然死掉的报道吗?”我严肃地看着患者并告诉他,“这样的不幸大多数都会发生在像你这样有着严重疾病,却根本不重视不处理的病人身上。”
一般情况下,我极少会这样“恐吓”病人,更绝少会在病人或家属面前赤裸裸地提及“死亡”这两个敏感的字。但面对这个患者时,我却有些愤怒了。医者想奋力拉住他,他自己却又要将医者施救的双手远远地推开。
要不要用药,用什么药,要不要住院,用何种治疗手段,唯一取决的条件是自身的病情,同年龄又有什么关系呢?于是,我又详细地为患者解释了一系列的困惑:为什么要重视高血压、糖尿病?为什么要积极平稳控制血压、血糖?如果控制不佳会有什么并发症?降糖药、降压药不会让人成瘾。
可是,我耐心的解释始终唤不回来患者在“作死”路上一路狂奔的决心!甚至,我解释得越多,患者便认为我玩的套路越多。
04
既然患者在已经了解所有情况之后依旧做出了拒绝的要求,我除了让他签字又能如何呢?
就在我拿着病历本让患者签字的时候,陪同前来的同伴又嘲讽患者道:“哪里会有这么严重,回去多抽点烟、多喝点酒,消消毒就可以了!”
听着患者和同伴之间的调笑,看着眼前这张年轻的脸,想着未来必然会发生在患者身上的病症,我终于没有忍住又开口说了最后的话: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天生就要突发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猝死,他们都是没有发现或者没有重视那些已经发生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不要认为自己年轻就没有问题,猝死的年轻人有很多,不信的话你可以上网查查!”
“呵呵,医生你说的我都知道了。我过几天会去门诊再看的!”
得到患者这样的答复后,除了看着他取药离开,除了反复苦口婆心劝说,除了选择相信他会主动前往门诊进一步治疗之外,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年轻患者在生活中有很多。
他们明明身患疾病,却浑然不知或者甘愿埋头做着鸵鸟。或许他们有着对医学无知、感情上难以接受等原因,但在医生的眼中,却是一部正在“死去”的血淋淋的现场直播。
很多人都在侥幸中慢慢失去健康并最终死掉。当医者看见这些正在“死去”的年轻人却又无能为力之时,除了愤怒之外,只能寄希望有更多人能够看见这些文字,能够听见这些呼喊。
...已经“死去”的那些人,他们知道自己死了吗?专家说出事实真相!
有一句古话人死如灯灭,死亡意味着你将远离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人死后究竟到了哪里?这是一个无解的谜语。生命的凋零枯萎总是让人们感到唏嘘。人们面对死亡是恐惧、是害怕、是悲哀。清清白白的来到人世间,最后一个小盒子总结了一生所有。已经去世的那些人,他们知道自己死了吗?
死亡在医学领域里就是心脏停止跳动、脉搏消失、瞳孔放大等等一系列特征。但是人不光光只有这些生命体征,人的意识也是生命的重要部分,虽然在医学上没有把意识作为生命消失的特征,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它的存在。那么当一个人在医学上已经宣布死亡之后,他的意识还存在吗?
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研究实验后,最终得出了结论。当人在医学上宣布死亡的时候,他的意识并没有消失,大脑依旧在工作,并且能够持续一段时间。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是有些谎缪可怕,但是科学家们找到了非常有力的证据去支撑他们的结论。
科学家们找到很多濒死体验者,记录他们的描述,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他们都能记得在“死亡”的那几秒中,遇到的事情或者看到的场景。这也就意味着人死后,人的意识并没有消失。比如有一个体验者说自己的身体已经没有感觉了,但自己的意识却能清晰的看见哭泣的亲朋好友以及站在走廊内的医生护士。
另一个体验者是一位画家,他苏醒之后把自己“死”后看到的事情画了出来。画中的世界与我们现实中有着很大的不同,有点像地狱里的场景。而最后一个体验者则是表明自己看到了一条通道,通道的那边也许是一个新的世界。通过这些体验者的自述,科学家们总结出意识可能是独立存在的虚拟物质。
对于意识是否存在,至今都是一个谜。以上这些也只是科学家们的猜测,也许等到了真正死亡的那一天我们才能知晓。小编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最终会解开这个谜团。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邮件发送至zhoutaodao@dgg.net。